找回密码
 注冊
查看: 14968|回复: 18

歷代琴人錄之現代琴人(一) ZT

  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0-6-23 12:28:2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後由 張家大公子 於 2010-6-24 23:00 編輯

一、孙绍陶
  孙绍陶(公元 1879 年 — 公元 1949 年)亦名孙亮祖,字以行,扬州人,清末、现代广陵派琴家。
  孙绍陶之父孙檀生是秦维瀚的弟子,为广陵琴派著名琴家。孙绍陶继承家学,又向广陵琴家解石琴、丁玉田学习,经过长期的努力,得广陵真传,琴艺一时称绝。
  公元 1912 年,孙绍陶与胡滋甫、王方谷、夏友柏等创立广陵琴社,任社长。
  孙绍陶弟子众多,其中以张子谦、刘少椿成就最大。


  二、顾隽
  顾隽(公元 1879 年 — 公元 1949 年)字哲卿,清末、现代泛川派琴家。
  顾隽为泛川著名琴家顾玉成之子,顾玉成所传《百瓶斋琴谱》的编辑者之一,是泛川顾氏一门的主要传承者。他曾与顾荦、顾焘一起在长沙成立“南薰琴社”,以“ 家传之遗绪,溯蜀派真源”为宗旨,在当时很有影响。


  三、顾荦
  顾荦(公元 1881 年 — 公元 1936 年)字卓群,清末、现代泛川派琴家。
顾荦为泛川著名琴家顾玉成之子,顾玉成所传《百瓶斋琴谱》的编辑者之一,是泛川顾氏一门的主要传承者。他曾与顾隽、顾焘一起在长沙成立“南薰琴社”,以“ 家传之遗绪,溯蜀派真源”为宗旨,在当时很有影响。


  四、夏一峰

xd-xyf.jpg

夏一峰


  夏一峰(公元 1883 年 — 公元 1963 年)字福云,淮安人,现代金陵派琴家。
  夏一峰少年在淮安一道观做道士,曾学习笛子与昆曲。时值淮安著名琴家杨子镛在观内为游客展琴操缦,夏一峰便拜杨子镛为师,成为杨子镛的开门弟子。
  公元 1921 年,夏一峰迁居南京,参加了青溪琴社,结交各地名家,琴艺更臻纯熟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,夏一峰被聘为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特约研究员。
  公元 1954 年,夏一峰组织南京乐社,任副社长,与刘少椿、王生香、赵云青等琴家常公演于社会,受到好评。
  夏一峰,琴容端庄,指力紧实,音节稳准,气韵流畅,能操弹二十余曲,以《平沙落雁》、《渔樵问答》、《鸥鹭忘机》、《秋塞吟》最为善长。
  杨荫浏曾为夏一峰的琴曲录音,整理成谱,辑成《古琴曲汇编》第一集出版。
  《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》(中唱老八张)卷六中,收录了夏一峰弹奏的《静观吟》录音,流传后世。夏一峰的《静观吟》,坚实流畅,从容淡定,篇幅虽小,但演义得十分精彩。


  五、卢家炳

xd-ljb.jpg

卢家炳


  卢家炳(公元 1884 年 — 公元 1980 年) 字秀石,号醉琴楼主人,祖籍广东中山,出生于广州,现代岭南派琴家。
  卢家炳之父为岭南琴人。卢家炳初随父亲学琴, 后拜容心言为师。其琴风古朴、率性而跳脱,带有广东地方特色。
  公元 1906 年,卢家炳于岭南大学毕业并留校任讲师,后曾在中学教英语,还任过两年 国民政府的国民自卫队任陆军少校。公元 1925 年后,卢家炳为孙逸仙大学教职员,并在广州和新加坡兼任几所中学的校长。抗日战争时期,卢家炳移居香港,仍从事教育工作。公元 1968 年,卢家炳退休后曾往美国传授琴学。公元 1970 年,他返回香港,与粤剧名家多人共同组建“中国古典音乐研究社”,任社长。
  卢家炳琴曲作品颇丰,包括《茅亭赋》、《物外神游》、《思亲操》、《黄叶寒蝉》、《月下吟》、《逍遥游》、《草堂春雨》、《午夜焚修》、《怀圣引》、《孤鸿》、《怀故乡》、《月夜醉花阴》、《飞觞赋》、《秋夜诵》、《圣庙之音》、《碧云深》、《水远山重》、《娱晚景》、《云树沧茫》。
  卢家炳著有《春雨草堂琴谱》、《中国国乐渊源》,并有录音专辑《失落的道家琴声》流传于世。


  六、章志荪
  章志荪(公元 1885 年 — 公元 1973 年)字梓琴,号研几,安徽泾阳人,现代梅庵派琴家。
  章志荪初随李缉熙学琴,后师从陈寿臣,后移居台湾, 在台北广收弟子, 著有 《研易习琴斋琴谱》 。其弟子主要包括孙毓芹、汪振华、侯济舟等。


  七、裴铁侠

xd-ptx.jpg

裴铁侠


  裴铁侠(公元十九、二十世纪),成都人,现代泛川派琴家。
  前清川派琴家,多有宗虞山之风者。裴铁侠即现代宗虞山琴风者,师承 张瑞山的弟子程馥。其琴风恬静冲淡,古朴自然,有虞山余风。其弟子有李璠等 。
  裴铁侠著有 《沙堰琴编》,于民国刻印刊行。


  八、郑健侯
  郑健侯(公元十九、二十世纪),广东中山人,现代岭南派琴家。
  自清朝 黄炳 堃 迁居云南,广东岭南琴派呈现廖落迹象。 郑健侯学琴于其 祖母郑 夫人,继承了岭南琴风,在广东相当有名。
  后郑健侯的入室弟子杨新伦大振岭南琴派,使岭南琴派在广东又兴旺起来。


  九、张味真
  张味真(公元 1887 年 — 公元 1967 年)名治,号 诧园老人,嵊县人,现代浙派琴家。
  张味真为前清秀才,后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,以后曾在天津南开大学、北京高等师范任教。公元 1925 年,张味真任上海商务印书馆《东方杂志》编辑主任,公元 1953 年为浙江文史馆馆员。
  张味真师从开霁和尚学琴,善长《平沙落雁》、《秋鸿》、《渔歌》等曲。
  张味真曾在北京时曾在北大音乐会任古琴教师。
  张味真曾在《音乐杂志》上发表过《律数综论》、《中乐复音古证》。


  十、吴兰荪
  吴兰荪(? -- 公元 1961 年)名建,字兰荪,居于苏州,现代吴派琴家。
  吴兰荪琴学源于岭南派,但由于长期居于苏州,其琴风渐渐归于熟派。吴兰荪继承传统吴派琴风,绵延徐逝,如长江广流,运指含蓄不露,儒雅有加,又具山林风格,渐开苏州吴门之风。
  后吴兰荪之子吴兆基,继承家学,使吴门琴风大弘世间。


  十一、詹澄秋

xd-zcq.jpg

詹澄秋


  詹澄秋(公元 1890 年 — 公元 1972 年 ) 名智濬,字水云,别号襄阳学人,现代诸城派琴家。
  詹澄秋师从诸城名家王心葵,学十八曲,是王心葵的著名弟子。
  詹澄秋曾任山东政协委员、山东音乐协会副主席、山东文史研究馆馆员,曾被聘为中国音乐研究所特邀演奏员。遵老师王心葵之嘱,主持山东德音琴社多年,一直致力于琴学研究。
  詹澄秋琴风坚实清和,时有青于蓝而胜于蓝之说。
  詹澄秋的琴著有《梅云馆琴谱》、《和平正音》、《琴歌集》。
  《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》卷三和卷七中,分别收录了詹澄秋的《听泉引》、《石上流泉》两首琴曲录音,流传于世。
  詹澄秋的弟子中,知名的有其子詹云青、外甥袁树筠、袁树蘅,另外还有高松如等。


  十二、龙琴舫
  龙琴舫(公元 1890 年 -- ?),成都人,现代川派琴家。
  龙琴舫师承川派名家杨紫东,是现代川派的代表人物之一。其琴风稳健炼达,象形感强,具有明显的川地风格。
  龙琴舫的《捣衣》录音,被收录在《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》卷八中。
  龙琴舫的弟子中,以俞伯荪最为著名。


  十三、彭祉卿

xd-pzq.jpg

彭祉卿


  彭祉卿(公元 1891 年 — 公元 1944 年)名庆涛,字祉卿,庐陵人,现代琴家。他承袭家学,又师从琴家杨时百,精通琴道。
  近代以来极受推崇的名曲《忆故人》,即是彭氏家传琴曲,由彭祉卿由家传《理琴轩旧谱》中整理出来,广传于世间。
  彭祉卿精通《渔歌》,故被称为 “ 彭渔歌 ” 。公元 1934 、 1935 年间,他曾和查阜西、张子谦共创 “ 今虞琴社 ” ,对近代琴文化的发展,作出了很大贡献。
  彭祉卿、查阜西、张子谦,合称“浦东三杰”。


  十四、詹静秋
  詹静秋(公元 1892 年 — 公元 1973 年)名智芳,现代诸城派琴家,詹澄秋之妹。
  詹静秋与其兄澄秋都师从王心葵习琴。她继承了王心葵精于“吟、猱、进、复”取音清澈圆滑的特点,含蓄性与概括性大,重内在而不务外表之华丽。
  詹静秋的儿女均继承家学。长子袁树筠(名文蔚)、次子袁树蘅(名未央)为詹澄秋的著名弟子,亦为名家。


  十五、徐元白

xd-xyb.jpg

徐元白


  徐元白(公元 1892 年 — 公元 1957 年) 号原泊,浙江台州海门人,现代 浙派古琴泰斗。
  徐元白师从浙派名家大休法师学琴,后走访各地名师,在继承浙派“微、妙、圆、通”潇酒奔放的特色的基础上,博收诸家特色,形成了其古朴典雅、深造内含,善于抑扬顿挫的琴风。
  徐元白能弹奏大小琴曲甚多,最精于《高山》、《墨子悲丝》、《潇湘水云》等。其《高山》苍朴沉静,有巍巍之风。其《墨子悲丝》幽凄典雅,有国士之风。其《潇湘水云》宽和大气,充分体现出他古朴典雅、善于抑扬顿挫的琴风。
  徐元白还创作了《西泠话雨》、《思贤操》等琴曲。
  《西泠话雨》是徐元白在抗日战争胜利后,由川返杭,逢雨于湖边,悲喜交集,有感而作。徐元白的演奏古淡苍朴,于抑扬幽思中带来一阵清凉,给人印象深刻。
  《思贤操》是徐元白自琵琶曲《泣颜回》改编而成的琴曲。徐元白的演奏哀婉而韵味深长,而有不失苍朴之风。
  徐元白 曾自制琴五十张,流传于世;曾在南京参加创建 “ 青溪琴社 ” ,在重庆参加创建 “ 天风琴社 ” ;著有《天风琴谱》一卷。
  徐元白的琴曲录音,主要收录在《徐元白黄雪辉古琴遗韵》中,流传于世。


  十六、黄雪辉

xd-hxh.jpg

黄雪辉


  黄雪辉,现代浙派琴家,徐元白夫人。
  黄雪辉与徐元白 住于近西湖的半角山房,依山傍水,终日沉浸于琴。
  黄雪辉琴风文静朴实,其《白雪》可充分体现这一点。
  黄雪辉的琴曲录音主要收录于《 徐元白黄雪辉古琴遗韵》中,流传于世。


  十七、沈草农

xd-scn.jpg

沈草农


  沈草农(公元 1892 年 - ?) 号琴戡,浙江人,现代泛川派琴家。
  沈草农师承蜀人裴介卿,但琴风清静中正,宗于虞山。
  公元 1936 年,沈草浓在上海与查阜西、张子谦、吴景略等共同组织“今虞琴社”,在琴界很有影响。
  沈草农与查阜西、张子谦合编《古琴初阶》。 这是现代比较重要的琴著。
  沈草农的《平沙落雁》录音,被收录在《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》卷八中。


  十八、溥雪斋

xd-pxz.jpg

溥雪斋


  溥雪斋(公元 1893 年 — 公元 1966 年)姓 爱新觉罗,名溥忻,清道光帝曾孙,宣统帝溥仪堂兄,现代琴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
  溥雪斋善书画,辛亥革命后以书画为生,曾任辅仁大学教授兼美术系主任;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,任北京文史馆馆员、北京画院名誉画师。
  溥雪斋师从黄勉之弟子贾阔峰学琴,琴风清丽恬静,古朴淡远,板眼明晰,吟猱有度,为时之大师 。他历任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、民族音乐研究所特约演奏员。
  《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》卷五,收录了溥雪斋《良宵引》、《梅花三弄》、《鸥鹭忘机》、《普安咒》四首琴曲。《良宵引》清新恬静。《梅花三弄》晶莹凛然。《鸥鹭忘机》清雅淡远。《普安咒》洗炼流畅。都是难得的精品。


  十九、郑颖荪
  郑颖荪(公元 1893 年 — 公元 1950 年),黟县人,现代琴家。
  郑颖荪生于前清官宦之家,由于家学渊源,好琴,琴风稳重。他毕业于燕京大学,在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,在北京大学任教。在北京执教期间,曾参加北大古乐演奏会,得到好评。抗战时期,他在昆明、重庆大学任教,抗战胜利后,在南京中央大学执教和国立编译馆工作,后去台湾任教,直至病逝。
  郑颖荪在台湾的琴界,有相当大的影响。


  二十、查阜西

xd-zfx.jpg

查阜西


  查阜西(公元 1895 年 — 公元 1976 年)名镇湖,又名夷平,字阜西,江西修水人,出生于湖南永顺县,现代琴家,是公认的现代琴学大师。
  查阜西从小曾在私塾老师夏伯琴的帮助下,自学古琴,以后又随田曦明、龚峄辉、俞味莼学琴,成年仍学习不懈,向好友沈草农、顾梅羹、彭祉卿学习琴曲,成为琴学妙手。他虽为泛川大家,然其琴风坚实沉稳,清静悠远,颇具虞山之风。由于其进行《潇湘水云》的打谱工作获得成功,故被称为 “ 查潇湘 ” 。
  查阜西曾为复兴琴文化而四处奔走,然并不受当权者的重视。于是,他毅然独立承担起中兴琴文化的事业。他曾参加创建 “ 青溪琴社 ” ,曾和彭祉卿、张子谦共创 “ 今虞琴社 ” 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,他历任全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、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、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等职。
  查阜西曾受中国音乐家协会之托,率古琴采访组,往全国各地进行考查工作,主持编印了《存见古琴曲谱辑览》、《琴曲集成》、《历代琴人传》、《琴论缀新》等书。
  《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》卷三中,收录了查阜西三首琴曲,分别为:《长门怨》、《洞庭秋思》、《渔歌》。其《长门怨》稳重坚实,怨而不愤。其《洞庭秋思》节奏明晰,清洁典雅。其《渔歌》宁重刚健,豪情自蒙于心。
  查阜西为近现代琴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,以及他在现代琴界的影响力,都是不可多得的。


  二十一、胡莹堂

xd-hyt.jpg

胡莹堂


  胡莹堂(? -- 公元 1973 年), 湖北孝感人,现代琴家。
  胡莹堂毕业于北平南苑航空学校,是中国空军耆宿,在空军服役期间与查阜西是同事。他初随杭州西湖广化寺一老僧学琴,后受学于查阜西。对于胡莹堂的琴风,他的弟子李 璠 曾有这样的描述:“莹堂先生琴,出自 查阜西 先生,指法凝重,字正腔圆,余音满指,闻其声,沉重苍古,如在庙堂。”李 璠 曾记述随胡莹堂往见查阜西,并闻琴后,“益信莹堂先生致力于查氏琴学,深得其真传神韵也” 。
  胡莹堂曾在南京参预组建“青溪琴社”,抗战时期曾在重庆传琴,李 璠 即此时成为其 弟子。后来,他移居台湾高雄,与章梓琴、梁在平、朱云(龙庵)等琴家共组“海天琴社”,并任社长。他在台湾以传琴为己任,有著名弟子容天圻、梁铭越、张清治等。


  二十二、关仲航

xd-gzh.jpg

关仲航


  关仲航(公元 1896 年 — 公元 1972 年) ,现代北京九嶷派琴家。
  关仲航为杨时百入室弟子,为时之名家。北京古琴研究会成立后,他于会中从事古琴传习工作。
  关仲航琴风重实稳健,苍劲流畅。《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》卷八中收录了他的《渔樵问答》。其曲充分体现了他的演奏特点。


  二十三、管平湖

xd-gph.jpg

管平湖


  管平湖(公元 1897 年 — 公元 1967 年)名平,字吉庵,号平湖,苏州齐门人,现代最杰出的琴学大家之一。
  管平湖之父管念慈(字敬安)为“如意馆”画师,颇受光绪帝赏识,能琴。管平湖从小随父学画习琴,父丧后又随叶诗梦、张相韬学琴,后师从九嶷派创始人杨时百,再后又师从闽派悟澄和尚。而他的《流水》是受学于山东道人川派琴家秦鹤鸣。
  管平湖初在燕京艺专教课,生活清苦,以收授私人学生,同时修琴、修整古漆木器维持生活。公元 1952 年,他受聘于音乐研究所,从此生活得到安定。这对他的琴学研究也提供了较为良好的环境。他著有《古琴指法考》,有很大影响。
  管平湖是九嶷琴派最具代表性的名家之一。其琴风博取九嶷、闽、川之长,苍劲坚实,清洁脆亮,潇洒流畅,意味深远,缓疾有度,吟猱圆满,被琴界称为“管派”。
  近年来,美国在太空探测器中录制了多首地球人类音乐文化的代表作品,在太空中播放。管平湖所弹奏的《流水》作为唯一的中国音乐的代表作,被选入其中。这使中国的琴文化在全世界文界形成影响。近年来海内外逐渐兴起的 “ 古琴热 ” ,和《流水》飞向太空,是有一定的关系的。
  管平湖有琴曲专辑《管平湖古琴曲集》流行于世,收录琴曲十七首,包括:《流水》、《长清》、《鸥鹭忘机》、《良宵引》、《龙翔操》、《乌夜啼》、《春晓吟》、《白雪》、《广陵散》、《平沙落雁》、《风雷引》、《获麟》、《碣石调幽兰》、《潇湘水云》、《大胡笳》、《离骚》、《 欸乃》。《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》卷一、卷四中,分别收录了管平湖的《碣石调幽兰》、《离骚》、《广陵散》和《流水》、《 欸 乃》、《胡笳十八拍》。
  管平湖的琴曲,可谓每一首都很经典,尤以《流水》与《广陵散》最具特色。《流水》之酣畅淋漓,《广陵散》之气势滂沱,皆脍炙人口,令人嗟叹。另外,其《平沙落雁》之清冷,《长清》之风骨,《鸥鹭忘机》之清雅,《良宵引》之恬静,《离骚》之冷峻,《白雪》之琳琅等,无不是琴曲中的珍品。


  二十四、徐立孙

xd-xls.jpg

徐立孙


  徐立孙(公元 1897 年—公元 1969 年)名卓,字立孙,南通人,现代梅庵派琴家。
  徐立孙毕业于南京国立高等师范,其后在通州师范、南通中学等校教授生物、音乐等课程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任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,针灸科主 任 医师,为江苏省政协委员,南通市文联副主席,农工民主党南通市主任委员等。
  徐立孙在南京高等师范上学时,师从梅庵琴派创始人王燕卿学琴和制弦技法,同时又向沈肇周学琵琶,向李叔同学西乐。
  徐立孙与邵大苏一起,将王燕卿传谱编定为《梅庵琴谱》,并倡导成立“南通梅庵琴社”,成为梅庵琴派第二代代表人物。他的琴 著包括: 《论琴派》、《论音节》、《律吕考释》(后改名《勤俭堂选著》)等; 打谱的琴曲包括:《幽兰》、《广陵散》等;曾创作琴曲:《月上梧桐》、《公社之春》和《春光曲》等。
  徐立孙继承了梅庵派绮丽缠绵的琴风。《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》卷七收录了他的琴曲录音《捣衣》,为梅庵派代表作品。另外,《梅庵琴韵》 CD 中,收录了他的琴曲《公社之春》、《幽兰》、《捣衣》、《长门怨》、《风雷引》、《平沙落雁》、《搔首问天》、《广陵散》。
  徐立孙弟子众多,主要包括陈心园、朱惜辰、刘景韶、吴宗汉等。


  二十五、邵大苏

xd-sds.jpg

邵大苏


  邵大苏(公元 1898 年 — 公元 1938 年 )名森,字大苏, 江苏南通人,现代梅庵派琴家。
  邵大苏师承梅庵琴派创始人王燕卿,为梅庵派第二代代表人物之一。他和徐立孙一起编定了《梅庵琴谱》,并一起成立梅庵琴社。
  邵大苏曾提出“南音重韵,韵胜故清,北音重味,味胜故宏。极则同病,和则两美”的美学观点,为琴家所称道。
  抗日战争时,邵大苏为避乱往兴仁、西亭等小镇,后死于霍乱。


  二十六、杨新伦

xd-yxl.jpg

杨新伦


  杨新伦(公元 1898 年 — 公元 1990 年)字克定,广东番禺人,现代岭南派琴家、武术家。
  杨新伦自幼在上海习武,是上海精武会会员,曾在精武会听琴家吴纯白演奏,故有志于琴。公元 1928 年,他回到广州,开始学琴,后来拜在岭南派琴家郑健侯门下,并得岭南琴家容心言曾将家藏《古冈遗谱》相赠。其琴风古朴秀丽,带有广东地方特色。
  杨新伦收藏传世古琴多张,包括“雷文琴”、“玉芝”、“中和”、“啸月”、“雪江涛”、“金风吹玉 珮 ”等。
  《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》卷八中收录了杨新伦的琴曲《乌夜啼》,是难得的岭南派录音资料。
  杨新伦在广州大弘岭南派,使之得到复兴。


  二十七、杨葆元
  杨葆元(公元 1899 年—公元 1958 年以后)字乾斋,杨时百之子,现代九嶷派琴家。
  杨葆元继承家学,琴风凝重苍劲,清洁流畅,吟猱有度,节奏分明,为九嶷派代表人物之一。
  《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》卷六中,收录了杨葆元四首琴曲,分别为:《伐檀》、《归去来辞》、《鹿鸣》、《平沙落雁》。


  二十八、杨荫浏

xd-yyl.jpg

杨荫浏


  杨荫浏(公元 1899 年 — 公元 1984 年) 字亮卿,号二壮,又号清如,无锡人,现代音乐家和音乐史学家。
  杨荫浏曾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,在校期间即任该校国乐会会长。他可以演奏琴、琵琶、三弦、钢琴等乐器,还通昆曲。以后,他又学习了西洋作曲法。
  杨荫浏曾任教于多所中学,担任过无锡通俗教育馆馆长。他还曾应基督教圣公会之聘,在南京、杭州做赞美诗的编辑工作,曾任基督教六公会联合圣歌委员会委员,主编过《紫晶》、《真理与生命》刊物中的“圣歌与圣乐”专栏。
  公元 1936 年,杨荫浏任哈佛燕京学社研究员,同时在燕京大学音乐系讲授中国音乐史。 1937 年后南下南京、昆明等地。 1941 年他在重庆任国立音 乐院 教授兼国乐组及研究室主任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国立音乐院迁南京,杨任原职,兼任金陵女子大学教授。
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,杨荫浏历任中央音 乐学院 教授,研究部研究员,音乐研究 所副所长、所长,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,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,民族音乐委员会主任,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,全国政协第三、四、 五、六届委员等。
  杨荫浏有《中国古代音乐史稿》等著作,编有《七弦琴讲座提纲》。他曾与夏一峰一起,将李白的诗句,填入琴曲《关山月》中。另外,他对制作保留很多老琴家的录音资料 作出了贡献。


  二十九、顾梅羹

xd-gmg.jpg

顾梅羹


  顾梅羹(公元 1899 年 — 公元 1990 年)名焘,字梅羹,别号琴禅,长沙人,祖籍四川华阳,现代泛川派琴家。
  顾梅羹为顾隽之子,为川派顾氏嫡传。清代以后,川派琴家多宗虞山,而顾氏一门提倡继承传统川派的风格。顾梅羹即典型的顾氏风格。其琴风重实温劲,如奔雷,似江河,川派特点明显。他的《流水》气势滂沱,特色尤为突出。《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》卷七中,即收录了这首琴曲。
  顾梅羹是音乐研究所的通讯研究员,曾应查阜西之邀在北京参加《存见古琴曲谱辑览》和《存见古琴指法谱字辑览》的编辑工作。公元 1959 年,他调入沈阳音乐学院民 乐系 教授古琴,并在沈阳度过了晚年。
  顾梅羹淡泊名利,与世无争,全心致力于琴学。他著有《琴学备要》,是现代重要琴著。他打谱的琴曲包括:《长清》、《短清》、《长侧》、《短侧》、《孤馆遇神》、《胡笳十八拍》、《秋鸿》、《阳春》、《白雪》、《古怨》等。


  三十、张子谦

xd-zzq.jpg

张子谦


  张子谦(公元 1899 年 — 公元 1991 年) 原名张益昌,江苏仪征人,现代广陵派琴家。
  张子谦幼时随私塾老师广陵名家孙绍陶学琴,十余岁已能演奏名曲多首,后到天津、上海谋生。在上海,他结识了查阜西与彭祉卿,彼此成为知音,时人称三人为“浦东三杰”。公元 1936 年,他们三个成立了今虞琴社,在当时影响很大。
  张子谦善长《龙翔操》、《梅花三弄》、《平沙落雁》等名曲,尤以《龙翔操》最为有名,故有“张龙翔”之名。他在继承广陵琴风的基础上,形成自己的风格。其琴风灵动传神,清丽委婉,跌宕洒脱,舒展惬意,为现代广陵派之代表人物。
  公元 1956 年,张子谦调到上海民族乐团从事古琴演奏,后又被天津音乐学院聘名誉教授。
  张子谦曾与查阜西、沉草农合著《古琴初阶》,自己则著有 《操缦琐记》,为琴界留下很多资料。他还培养出很多琴坛高手,如:龚一、成公亮、戴晓莲等。
  《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》卷三中,收录了张子谦的《龙翔操》与《梅花三弄》二曲。另外他还有古琴演奏专辑《广陵琴韵(一):张子谦》、《一代宗师:张子谦》等录音作品流传于世。专辑收录琴曲包括:《龙翔操》、《忆故人》、《天风环 珮》 、《酒狂》、《普安咒》、《平沙落雁》、《阳关三叠》、《良宵引》、《梅花三弄》。
  张子谦所演奏的《龙翔操》,灵动、洒脱、自由、跌宕。是他的传神之作。


  三十一、高松如
  高松如(公元 1900 年 — 公元 1986 年)名贞筠,字松如,晚号金陵老妪,金陵人,居于山东济南,现代诸城派女琴家。
  高松如为明世家之女,少习女红,后毕业于齐鲁大学家政系,嫁夫茅受廷。她经人介绍,拜在詹澄秋门下学琴三十年,所受《长门怨》、《流水》、《高山》、《归去来辞》、《普安咒》、《捣衣》、《挟仙游》、《水仙操》、《平沙落雁》、《秋江夜泊》、《鹤舞洞天》等三十余曲,是唯一全部学会詹澄秋琴曲的弟子。


  三十二、刘少椿

xd-lsc.jpg

刘少椿


  刘少椿(公元 1901 年 -- 公元 1971 年)名绍,字少椿,号德一,现代广陵派琴家,为广陵正宗之继承者, 陕西富平人,少年随父经营盐业,定居扬州。
  刘少椿为人淡泊,不善交际,但爱琴如痴。他屡次因沉醉于琴,不理业务,导致生意亏损,而遭到父亲的训斥。抗日战争时期,他躲避战乱时,不携他物,唯抱琴一张,被亲友讥为“琴痴”。但也就是因为这种对琴的痴爱,使他成为一代宗师。
  刘少椿师承广陵名家孙绍陶, 忠实继承了广陵派之神韵。其琴风典雅古朴、精制细腻、清静流畅、淡泊高洁,是现代广陵正宗之代表。
  刘少椿善长《平沙落雁》、《樵歌》、《梅花三弄》、《墨子悲丝》、《山居吟》、《龙翔操》等琴曲。其中尤以《平沙落雁》与《樵歌》为代表。他的《平沙落雁》清静淡泊,细腻流畅,是《平沙》中的经典。而他的《樵歌》,古逸而潇洒,可谓炉火纯青。
  刘少椿的古琴演奏专辑有《刘少椿古琴艺术纪念专辑》、《广陵琴韵:刘少椿》。其中收录琴曲主要包括:《平沙落雁》、《樵歌》、《梅花三弄》、《墨子悲丝》、《山居吟》、《龙翔操》、《酒狂》、《梧叶舞秋风》、《良宵引》。
  刘少椿培养了一批琴界人才,包括其女刘薇,以及梅曰强、林友仁等。其中承其家学的刘薇因心脏病早故。刘少椿因悲伤过度,不久辞世。而梅曰强成为刘少椿琴风最忠实的继承者。


  三十三、程午加

xd-cwj.jpg

程午加


  程午加(公元 1902 年 — 1985 年)又名程午嘉,上海人,现代梅庵派琴家、琵琶演奏家。
  程午加从小随父学习江南丝竹,精于琵琶,后师从梅庵派创始人王燕卿学琴,以后又跟郑觐文学琴、瑟、箜篌,随汪显庭学琵琶。
  程午加致力于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,先后在俭德国乐团、万国美术所、上海国立音专任职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从事音乐教育工作,后一直在南京艺术学院执教。
  程午加琴风清健重实,滑音丰富,《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》卷六中,收录了他的《秋江夜泊》。


  三十四、刘景韶

xd-ljs.jpg

刘景韶


  刘景韶(公元 1903 年 — 1987 年) 字琴子,祖籍江苏昆山,生于江苏盐城,现代梅庵派琴家。
  刘景韶于公元 1920 年师从梅庵名家徐立孙学琴,后曾从学于广陵名家孙韶陶、刘少椿。其以刚柔相济,取音坚实的琴风,成为梅庵派名家。
  刘景韶曾在江苏省教育厅任职,公元 1956 年起,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。刘赤城、李禹贤等,即是他的学生。
  刘景韶退休后回到镇江,公元 1986 年,倡导成立了镇江梦溪琴社。


  三十五、喻绍泽

xd-ysz.jpg

喻绍泽


  喻绍泽(公元 1903 年 — 公元 1988 年),成都人,现代泛川派琴家。
  喻绍泽是泛川派正宗传人,师承其舅父廖文甫。廖文甫师承叶婉贞。叶婉贞师承叶介福。叶介福师承张孔山。其琴风在传统川派豪放噪急的基础上,又有稳健古朴的特点,享誉琴坛。
  喻绍泽曾与裴铁侠一起,发起“成都律和琴社”,还发起过“秀明琴社”。公元 1956 年,他成为四川音乐学院古琴教师, 1960 年往西安音乐学院执教古琴, 1962 回到四川音乐学院继续任教。公元 1979 年,他组建“锦江琴社”并自任社长。而“锦江琴社”是后来四川最有影响的琴学组织。
  喻绍泽善长演奏《流水》、《醉渔唱晚》、《佩兰》等琴曲,曾打谱《孤馆遇神》、《胡笳十八拍》、《秋鸿》等曲,并创作过《欢乐》、《思念》等曲。《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》卷八收录了他的琴曲《佩兰》。


  三十六、卫仲乐

xd-wzy.jpg

卫仲乐


  卫仲乐(公元 1903 年 — 公元 1998 年),上海人,祖籍无锡,现代琴家、琵琶演奏家。
  卫仲乐精通多种乐器,包括:琵琶、琴、二胡、箫、笛等。他的琴艺师承郑觐文,善长《流水》、《醉渔唱晚》等琴曲。他的琴风清脆,迅疾,流畅。这种琴风的形成,应该和他精通琵琶演奏是分不开的。
  卫仲乐曾是上海大同乐会会员,后任大同乐会乐务主任。公元 1940 年,他在上海创办仲乐音乐馆、中国管弦乐队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,他就任 上海音 乐学院 教授、民乐系主任,中国音协上海分会副主席,并成为第二至六届全国政协委员。
  《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》卷八中,收录了卫仲乐两首琴曲:《流水》和《醉渔唱晚》。其中《流水》,为川派《流水》的演义版本,与传统川派的《流水》不同,形象感强,独具风格。卫仲乐的《醉渔唱晚》也具有自己的风格,在迅疾流畅方面更为突出。
  另外,卫仲乐有专辑《卫仲乐演奏曲集》传世,收录琴曲包括:《长门怨》、《流水》、《梅花三弄》、《平沙落雁》、《普庵咒》、《阳关三叠》、《醉渔唱晚》。


  三十七、蔡德允

xd-cdr.jpg

蔡德允


  蔡德允(公元 1905 年 — 公元 2007 年),浙江湖州人,后迁居香港,现代泛川派女琴家。
  蔡德允师从沈草农学琴,迁居香港后,仍坚持操琴,一丝不苟。她用六十年的时间,磨励出古朴流畅的琴风。
  蔡德允一生,有弟子多人,其中刘楚华、谢俊仁、苏思棣等都成为了名家。
  蔡德允著有《 愔愔 室琴谱》, 收琴曲三十五首,并 记录了她六十年的习琴心得。另外,她还有《蔡德允古琴艺术》演奏专辑流行于世,收录琴曲包括:《古琴吟》、《慨古吟》、《 关山月》、《湘江怨》、《良宵引》、《玉楼春晓》、《精忠词》、《阳关三叠》、《普安咒》、《平沙落雁》、《梧叶舞秋风》、《长门怨》、《梅花三弄》、《忆故人》、《渔樵问答》、《醉渔唱晚》、《水仙操》、《龙翔操》、《潇湘水云》、《阳春》、《胡笳十八拍》。


  三十八、吴宗汉

xd-wzh.jpg

吴宗汉


  吴宗汉(公元二十世纪) ,江苏常熟人,现在梅庵派琴家。
  吴宗汉为徐立孙之弟子,梅庵派第三代传人,琴风苍劲有力,注重节拍。他认为 弹琴快慢无一定标准,或快或慢,应以曲情为转移,轻重缓急,抑扬顿挫,以能传神为主。惟过慢,则听者感觉枯涩乏味,易生倦意,故不可取。
  吴宗汉曾任上海东南中学校长,后往台湾从事教育事业。他 和 夫人王忆慈在台湾国立艺专授琴,是为台湾大专学校有琴课之始。所以,他在台湾琴界影响很大。
  吴宗汉传授弟子四十三人,其中以吕培原、唐建垣、陶铸生、王海燕等最为著名。


  三十九、吴景略

xd-wjl.jpg

吴景略


  吴景略(公元 1907 年 — 公元 1987 年)名韬,字景略, 别号缦叟,江苏常熟人,现代最杰出的琴学大家之一,虞山派代表人物,虞山吴门创始人。
  吴景略初学琵琶、三弦、箫、笙等乐器,后随在常熟的天津琴家王端璞学琴数月,以后发奋自学,四方求教,采众家之长,自成一体。后经李明德介绍加入今虞琴社,并曾任司社,主理今虞社务。他以“箫声琴韵室”之名,在上海、常熟两地教学,收翁瘦苍等五十余名弟子。
  公元 1953 年,吴景略被聘为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通讯研究员, 1956 年任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弹拨教研室主任,专门从事古琴教学和研究工作,后又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委员、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,曾任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。他 培养出了吴文光、李翔霆等不少古琴名家 。
  吴景略精于打谱。他根据《五知斋琴谱》、《神奇秘谱》等多种明清古谱,完成了《梧叶舞秋风》等四十余首打谱作品。他还创作了琴曲《胜利操》,移植改编了《新疆好》。他著有《七弦琴教材》、《虞山琴话》、《古琴改良》等琴学论著。他逝世后,《七弦琴教材》被整合到《虞山吴氏琴谱》中。
  吴景略在继承虞山琴风的基础上,博采众长,将丝竹中的加花手法,运用在古琴演奏中,又兼收西方音乐中的营养。他的琴风兼有北之雄奇、豪宕与宏廓,又备有南之清润、柔婉与流丽,世称“虞山吴门”琴风。他善长的琴曲包括:《渔樵问答》、《梧叶舞秋风》、《胡笳十八拍》、《潇湘水云》、《广陵散》、《墨子悲丝》、《秋塞吟》、《阳春》、《忆故人》等。
  《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》卷二中,收录了吴景略的琴曲《阳春》、《墨子悲丝》、《潇湘水云》、《梧叶舞秋风》、《秋塞吟》、《忆故人》、《渔樵问答》。另外,他有《吴景略古琴艺术》专辑流行于世,收录了他演的琴曲十八首,包括:《潇湘水云》、《梧叶舞秋风》、《忆故人》、《平沙落雁》、《渔歌》、《普庵咒》、《胜利操》、《广陵散》、《梅花三弄》、《墨子悲丝》、《渔樵问答》、《长门怨》、《秋塞吟》、《阳春》、《胡笳十八拍》、《新疆好》、《流水》、《酒狂》。
  吴景略还致力琴器的改革,现代的古琴尼龙钢弦,就是他和民乐厂共同研制成功的。尼龙钢弦在尽量保持古琴原有音色的前题下,扩大了音量,减小了走手音磨擦声。这是吴景略对琴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之一。


  四十、陈心园

xd-cxy.jpg

陈心园


  陈心园(公元 1908 年 — 公元 1994 年) 字永奎,现代梅庵派琴家。
  陈心园是梅庵名家徐立孙的入室弟子,是徐立孙琴风的继承者之一。徐立孙有学生近百人,“其中有成者约二十人左右,以陈心园、杨泽章及朱惜辰冠其曹。”初版的《梅庵琴谱》,即陈心园执笔书写的。
  公元 1980 年起,陈心园继任南通梅庵琴社社长。
  陈心园有两首琴曲录音收录在《梅庵琴韵》 CD 中,即:《玉楼春晓》、《平沙落雁》。


  四十一、吴兆基

xd-wzj.jpg

吴兆基


  吴兆基(公元 1908 年 — 公元 2002 年)字湘泉,生于湖南汉寿县,后迁居 苏州,现代吴门琴派琴家、武术家。
  吴兆基是吴派名家吴兰荪之子。他承家学,继承了吴派的文人琴风。另外,他也师从川派琴家吴浸阳学琴。
  自虞山、广陵从吴派中崛起,时人言辄虞山、广陵,吴派之名,鲜为人所提及。吴兆基在其父吴兰荪所奠定的基础上,与 徐忠伟、叶名佩 等,在苏州创立“吴门琴社”,大弘吴派琴风。使吴门琴韵享誉琴坛。
  吴兆基弘扬文人琴,有别于早期流行宫廷的乐府琴和后期流俗于酒肆茶楼的演艺琴,其琴风清淡朴拙,别具文人气质和山林之风。他抚琴时,琴容端庄,手势简静,干净利落;取音洁静清越,无重浊煞音;吟猱含藏不露,含蓄自然,有“山林琴风”之称。
  吴兆基善长演奏《渔歌》、《搔首问天》、《鸥鹭忘机》、《石上流泉》等琴曲。《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》卷七中,收录了他《搔首问天》、《忆故人》、《渔歌》三曲。另外,他还有专辑《吴门琴韵》流传于世,收琴曲十五首,包括:《胡笳十八拍》、《鸥鹭忘机》、《平沙落雁》、《秋塞吟》、《阳春》、《忆故人》、《渔歌》、《白雪》、《良宵引》、《梅花三弄》、《普安咒》、《石上流泉》、《潇湘水云》、《阳关三叠》、《渔樵问答》。


  四十二、李浴星
  李浴星(公元 1908 年 — 公元 1976 年),河北丰润县人,现代九嶷派琴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
  李浴星曾入北京,就读于中国大学法律系,并师从九嶷派创始人杨时百学琴,操缦数十年而不辍。除古琴外,其书画造诣皆高,为时人所重。
  公元 1949 年,李浴星回唐山定居, 1976 年唐山大地震时遇难。


  四十三、侯作吾
  侯作吾(公元 1910 年 — 公元 1963 年) 名卓,又名遇辰,四川人,现代川派琴家。
  侯作吾自幼性敏好学,尤嗜琴技绘画,毕业于上海艺专后,曾到日本留学,就读于上野美专,回国后在重庆相园寺小学、壁山中学、成都艺专任教。
  侯作吾琴风热情奔放,畅达不羁,承袭了蜀派风格。他热衷于整理古谱。由他整理的曲谱,堆叠盈尺。抗日战争期间,遇日机空袭,他置他物于不顾,只背古琴躲进防空洞。后他在一次上海古琴雅集中,以《高山流水》而成名,被视为蜀派名家。
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,侯作吾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、上海音乐学院、四川音乐学院教授古琴。他曾和杨荫浏整理出版了《古琴曲汇编》第一集。另外,他是第一个把古琴减字谱和五线谱做成对照谱出版的人。
  《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》卷八中,收录了侯作吾的琴曲《高山流水》。这是他的代表曲目。


  四十四、张育瑾

xd-zyj.jpg

张育瑾


  张育瑾(公元 1914 年 — 公元 1981 年) 字景瑜,山东诸城人,现代诸城派琴家。
  张育瑾琴学师承 其岳父,王溥长的后人王秀南。其琴风以 奔放洒脱见长。他终身从事艺术教育事业,曾任山东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科副主任,并授古琴;曾与詹澄秋发起组织济南古琴研究会,自任会长;曾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,山东分会常务理事。
  张育瑾与夫人王凤襄把祖传的王溥长《桐荫山馆琴谱》抄本加以整理,刻印传世。他又把在济南詹澄秋家中发现的诸城派珍本《琴谱正律》刻印传世。另外,他还有《山东诸城派古琴》、《琴曲〈关山月〉的调查研究》、《琴曲〈广陵散〉之研究》、《古琴入门》、《三分损益在管律上的矛盾》等琴著。
  张育瑾培养了弟子十余人,其中知名的有庞雨珠等。


  四十五、李璠

xd-lf.jpg

李 璠


  李璠(公元 1915 年 — 公元 2008 年) 湖北大悟人,现代泛川派琴家、植物遗传学家。
  李璠毕业于四川大学农学院,曾任四川和东北农业大学副教授、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研究员、中科院遗传研究所植物遗传室主任、北京市委会小麦科技顾问、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。
  李璠在重庆时师从蜀中琴家裴铁侠学琴,后经裴铁侠介绍,又师从胡莹堂,以后又曾受学于查阜西。他承古人之学,以琴为道,强调琴的高雅性,提倡以琴修身养性。其琴风淡定恬然,古朴宁静,有隐士之风,善弹琴曲《高山》。
  李璠是谦谦君子、琴中大隐。他致力于琴,不计名利,其高风受到很多现代琴家的敬仰。
发表于 2010-6-24 00:11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拜读!!!!!
感谢!!!!!
发表于 2010-6-24 16:26:17 | 显示全部楼层
令人心生敬意~
发表于 2010-6-24 20:28:05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资料
流派和师承都明白了
发表于 2010-6-24 21:00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太难得了!我纳闷这都是在哪儿淘到的资料呢
发表于 2010-6-24 21:37:12 | 显示全部楼层
拜讀了,感謝分享
发表于 2010-6-24 22:21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貌似某人的博客内容阿
发表于 2010-6-24 23:04:17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们的琴学源于这些老琴家啊.
发表于 2010-6-25 18:30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俯首拜讀.,感謝分享 .
发表于 2010-11-3 15:22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是《醒心琴韵》里转的,应该注明来源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11-3 23:56:57 | 显示全部楼层
是《醒心琴韵》里转的,应该注明来源。
myzher 發表於 2010-11-3 15:22

已经注明了ZT(转贴),但不知最初的作者是谁。
发表于 2013-12-14 16:38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源流绵绵不绝。
发表于 2014-1-26 22:25:03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琴家普遍高寿
发表于 2014-1-30 14:42:46 | 显示全部楼层
拜读了~~~
发表于 2014-3-27 11:35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景仰中...
发表于 2018-10-5 16:05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謝謝分享
发表于 2021-2-13 15:49:43 | 显示全部楼层
发表于 2024-10-15 12:22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多谢分享
发表于 3 小时前 | 显示全部楼层
拜读。了解一下老一辈琴加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冊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联系本站|广陵散社区-中国古琴论坛

GMT+8, 2025-1-15 19:59 , Processed in 0.022296 second(s), 5 queries , Redis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