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及汇谈丝弦的使用与保养
赞叹潘师傅广制丝弦,及汇谈丝弦的保养
近喜闻潘师傅广制丝弦,价格适当,至于质量是可以信赖的,因黄汪两师监制之丝弦最终皆出自潘师傅之手,
唯丝弦获之既不易,尤宜珍爱善加正确使用与保养
一,别为了求润而在弦上涂腊及油等,方法不当会使弦音很闷,如润手,用凡士林就行了
二,第四弦外层的缠线最易损坏,如稍有外缠松动迹象应立刻用弦胶加固之,以免弦灾扩大
三,弹前保持手的清洁,手湿及手汗太多时忌弹,因丝弦胶质是水性胶
四,如弦脏,用软布润少许酒精(二锅头代用也行)夹住弦全径快速来回擦拭,不能慢,以免弦胶溶解,来回三五下就行
五,右手弹弦处弦久之会起翻毛,如到影响弹奏的程度,应剪除受损部分,重打蝇结重上弦,丝弦挺长,不用担心剪除后弦不够长
六,要慢慢适应肉多甲少的左手技法,久之成为本能动作
七,弦性稳定之后,丝弦是可以上到次标准音高及标准音高的,不要低估丝弦的韧性,不要上得过分松弛,以免音声疲钝
丝弦下指如在熟宣上写字,处处皆见鲜活具体之笔意,不在其繁及走音眩目,只在恰好,于起承转合处历历分明,操琴时少争竞心,气宇上略脱世情,好的音乐功底与性情入琴 ,法合于古,出音质地过关 ,必能宽庞纯朴以尽琴心
在钢弦上显是肉多于笔,盖钢弦出音灵空腔散出余音宏大而久,如于古法不精熟仅凭良好之音乐素养及手熟,亦能做到相似静气及神采,如时下之生宣纸,渗化层次丰富,不易见真正笔意,但易于出墨之过多变化,久沉浸此中,几不知古人笔意在何处,
丝弦风格多瘦而柔(不善弹丝弦者弹丝弦则易出枯涩干硬之音),钢弦风格多肥而俊,古典丝弦弹法多是下指简净,于起、行、转、收有历代琴人已界定完善之技巧与润腔之法,丝弦余音衰减快,且走音质感别于钢弦,历代琴人已界定完善之技巧与润腔之法,皆依古典士人审美观及丝弦特殊品性而设,弹丝弦易得简静古淡,病在不善学者每淡而无神,每致昏沉,对治之法:缓曲的有些下指更宜果断,起承分明,以于淡中猛提神采,制造出可资互映的层次及单位音声质地对比,再次节奏不宜太整平化,总宜疾徐自然生动,好的音乐功底与性情入琴才可算真正入拍,
《五知斋琴谱》载丝弦指法
原文节选:
"......左手按令入木。以求坚实[1]。又欲用力不觉。以文指法[2]。但取音有甲音。有肉音。有甲肉相
半音。甲音于大指上。惟有四五徽以上可用之。为其用肉。则音不清也[3]。肉音于大指节处取用。吟猱及走音。则无煞声[4]。甲肉相半音。于指甲之傍。半肉半甲。半甲取其清。半肉取其润也。清润相兼而音始妙。又以甲肉半。而用於吟猱及走音者。要避甲取肉[5]。则多温润之音。而名指纯肉。惟取坚实。此取音秘法也。.........."
[1]坚实者,稳也,非僵硬淤滞之态。
[2]文者,松也。盖意贯坚实而多流于僵滞,故复言“用力不觉”四字做补充。所谓柔中生刚,方为至刚。与老子“天下柔弱,莫过乎水。而攻坚强者,莫之能胜。”同理。
[3]此处明确说明丝弦按音,四五徽以上才用纯甲音,因为高音区弦音紧张,需清亮方可。
[4]此处专指大指节处的肉音用法。
[5]此处甲肉相半指甲侧的按音,用在普通的按音可以,然於吟猱及走音要多用肉音,此处云多温润之音
,实际上纯甲走手非但噪音太大,而且磨损指甲。 |